晴朗的夜空里,如果将视线掠过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你会发现那里有猎户、有牛郎、有织女,有天鹅,各种星座行空而出。
在信息的空间里,进行经验、信息的获取,你同样会发现,一旦你找到那些闪烁的信息点,串接起来,你也可以打造熠熠生辉的信息星空。
如何找到闪烁的亮点呢?
坏结果好过无结果
从结果里面找亮点。
夏日里,出游,江边日晚,你急需过到河对岸,前路无桥,如果你以现有能力去设想未来,很多念头就会让你犹豫——我能不能游过去,我有没有船,我去哪找船,我如何找到船? 思前想后,你大概会想,我还是先练会游泳,我还是先去找到船吧。
一部分人求稳重,万事周全,完备后方动,迟迟不跳入泳池。不停地想,不停地问别人怎么游、不停地看书和视频,想着怎么游。
有一部分人会直接跳到泳池,不说自己不会游泳,在跳入后,生存的欲望逼着他想尽各种办法,游到泳池的另一头,然后跳出泳池。
如果你一直基于最初的信念来准备,你会很容易陷入不断准备、不停准备,天天都在准备的过程中,最终很难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相比不停准备着的人,创造者更多会则基于所想做的新事情所需的行动来行动。创造者敢于想象,于做中,实现**“无”中生“有”** 。比如日本一位经营巨人曾著书中讲述他成功的秘诀,提到
你不要基于现在的能力去设想你的未来,用现在的能力是做不出多少新事情来的。
更希望你我像这位设计师这般「即使你不知道在做什么也要认为你知道在做什么,去做即刻」。因为一旦去做,你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是草案,Done Is The Engine of More。 一旦去做,就会做出一个结果,坏结果也好过无果而终!
继续如饥似渴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 ——Steve Jobs
大家对乔布斯的这句话耳熟能详,今天更多想从行动科学来谈,然后结合多元学科技能的锻炼,来做行动实践。
品尝坏结果
我们先回过头来看,行动中反映对错误的框定——为什么坏结果也好过无果而终呢?
在复杂与不稳定的世界,当公司启动一个新项目时,参与的人通常不知道这个项目如何进行。
尤其是变化迅猛的行业,比如软件行业(快速迭代),在动手之前就完成设计的情况是没有的,项目效率的评估标准也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形成的。而且,一个人在整个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很难完全事先决定好。即使是管理团队成员,大部分情况下,每一个人也都是从自己最初的、 一般的理解开始进入项目,随后和项目的其他参与者的反复交流中逐步形成明确和细化的可行的职责。
**这样项目,你认为会成功吗?**如果不成功呢? 看看你身处何种企业文化中,比如谁背锅?
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行业、公司都有各自的错误文化。比如底下人一定是背锅的。or 鼓励下属多尝试。大部分国人会默认自己处在消极的错误文化中,不敢犯任何错误,无论是有益还是有害。如果犯了错误,他们就尽力掩盖。这般下去员工不可能从错误中学习、发现新的机遇。
另一端则是积极的错误文化,人们对错误框定的不同,错误透明度也高,人们敢于犯有益的错误,并能从有害的错误中学习。因为对错误框定的不同,哪怕项目失败了,参与人也能为下一次项目储备经验工具箱、并预警。相对来讲,进入第二种文化的公司无疑就幸运得多(可以悠哉一点,更多地【行动中反映】。(如何行动中反映,请大家参考管理大师阿吉里斯《行动科学》系列书籍)
应该没有人愿意一直品尝坏结果。 如果想少品尝坏结果,那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呢?
看了穷查理宝典,大家都知道芒格使用【思维格栅】对抗认知偏见,减少损失。对以下两种偏见的对抗,他认为花一生时间都不为过。不管对抗【锤子倾向】还是既得利益群体带来的【动机偏见】。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要学会
- 拥用多个锤子,对不同钉子用不同锤子;
- 拥有多种职业技能,站在多个职业群体角度考察动机;
比如他做投资决定,他就会在格柵上列出他的思考过程。从各种学科的角度来看不同位置的格柵中有几盡灯亮。灯亮了既是可行,灯灭既是不可行。
当我转到下一段代表心理学的格柵处,又有几盡灯有了起来。**如果我在第三段、第四段也看到有灯亮,我明白了, 对自已的决定有了充分的信心。**我开始时的不确定的想法被肯定, 反之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格柵中都在灯灭,我会认为它是我的决定不能进行的清楚标志。
寻味“最小行动积木”
格栅这么有用,我也在收集自己的格栅,我把他们称为我的最小行动积木。比如我会从行动科学和理性思维角度来框定【害怕】,搭建行动中反映的最小行动积木。
- 人们也不会擅长思考可能会证伪他们假设的例证。 《机器人叛乱》
假设你的出发点是【害怕】。害怕的反向是什么呢,是【希望发生的】。不擅长思考/想象证伪害怕的事例出现的时候,等同于不擅长思考希望发生的事发生。
一般人害怕未来的不好的事情发生,拒绝未来的一个面向,即那些不好的将来。【害怕】,则会下意识假设未来不好,而人们不擅长去思考证伪的例证——未来很好——因此未来的好也会因害怕而被遮盖。
从未来去寻找答案,而不是从过去去寻找答案。害怕,太依托于过去。因为过去而害怕,因为未来的不好的事情可能发生而害怕。都是阻滞了未来的好的方面的道路。
- 实践者经常会陷入道德价值、目标、目的和利益的冲突。From《行动科学》
面对【目标冲突】,人们偏向回避它或控制它 坚持不更改。 害怕,因而不做暴露自己的事情,不承认自己的脆弱,而采取保护自己的策略、防卫性策略;而一旦防卫,就会关闭对【冲突】的探索通道,信息就此被堵上了,你就获取得不到【全面有效的信息】。
反过来,与其害怕,不如往害怕的方向去做,投身在害怕的河流之中。在害怕中反映,它属于行动中反映的加强、细分。这起步,在我看来是一个行动中反映的最小行动。
最小行动也会带来结果。这些积木积累下来,帮助我不断构建、完善认知结构;对这些行动积木的玩耍,也自然会输出成文,连结自己的外脑。
社交厨房造佳肴
有一天我在群里@群友 Y ,说我刚看到海蒂格兰特的这段文字,这个观点可以用于指导招聘。
如果你想奋斗之路更有趣,试着想想“进步”,而非“表现”。那些目标为学习、成长和发展技能的人在学校及工作岗位中更爱他们所做的一切。
海蒂的导师卡罗尔.德韦克也将【进取型】【固定型】的分类实验于企业招聘实践,去年哈佛评论周刊 刊发了她的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翻文章摘要)
然后 Y 回复:「嗯嗯。有道理。其实 Gamification (游戏化)也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关注进步,而非表现,本质来说,就是加强短期反馈。」同时 Y 也表示进取时,离不开坚持。(说着说着就快速转到培养方法上了)
人在年轻时,找到自己喜爱又擅长的 东西很难。不过的确不放弃很重要,py班是个太明显的例子。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叫穷查理宝典,里面写道:「当你把时间聚集起来坚持做一件事,时间的效应是成比暴增的。而不是线性增长。」
当中其他群友做了补充,比如群友C 补充道「还要抓紧不能拖,想到就立即去做」
讨论的过程中,倒是令我还想起来穷查理宝典里的芒格写的那段非常励志的话 (智慧老人又放大招了。)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 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聊着聊着就顺着如何进步再回到招人的主题上:「找出热爱工作的人很难(这样的人自主激励又敬业),如何找出热爱工作的人?那么这个【进步型】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比如,他不会在一时受挫后放弃,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会在错误中学习,在反馈中调整和习得。他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一类人。」
后来我发现上面的讨论再修改整理,就能凑出一篇指导招聘面试的小短文(。。。插入短文地址)。于是发觉,还可以“帮人看书的方式”来完成看书、写文章。大概就是吃饱了有余粮吧。
“帮人看书”(用到镜像神经系统),你提醒人们有一个观点(比如书中这么说,你也赞同),然后你如果还能用这些你们讨论的观点来引出你的观点,那么你就完成了一份笔记。如此输出,即是将多本书、多个人的星火(观点) 来锻造你的观点。
当时的讨论,哪怕一开始只是很小。但却也是「无」中生「有」,是行动中反映。最后写出的读书笔记,就是点连成线,就是一个作品。你看 Paul Graham 也会写“烂”文章,改改改,也属于在回复他人中成文。
(回复一封电子邮件时, 我不经意地凑出了一篇有关写作的小短文。通常我完成一篇短文需要几个星期。可这篇只花了 67 分钟 -- 23 分钟初稿, 44 分钟修饰。)
...写文章不只是在交流想法; 它创造想法。假如你写得马马虎虎, 也不常写, 你可能错过了很多好的主意。
对于怎样写好杂文, 简言之:
先飞快地写一个差劲的版本 ; 反复重写它; ....如果你觉得没法动笔, 那就口头告诉别人您计划写什么, 然后记下你所说的;
要有心理准备:有 80% 的想法在你动手写之后才冒出来, 而你刚开始想表达的那些又有 50% 是错的; 大胆摒弃;
....用大段时间来写作; 每次重新开始时, 先读一读你已经写了的;
每次收工时,收在一个容易再开头的地方;在文稿的底部收藏有用的小论点; 但不必觉得每一个都非得用上不可;
学会把握什么时候该收尾了, 等时机一到, 就嘎然而止。Paul Graham . 2005 年 3 月,点击链接参阅:Writing, Briefly
不言而喻,保罗.格雷厄姆很独特地示范了一篇创造想法的小作品。
细心的你不难发现,上面的作品【输出】都发生在讨论中——微信群讨论,邮件讨论。
邮件讨论、微信群,这些看起来是一个社交厨房,大家在交换彼此的食材或者菜肴, 在里面你我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反映「提取行动」的有效性。
- 在「行动中反映」中验证;
- 在「群体学习」中验证;
以此形成美味佳肴,两种做法,无疑都在进行「外部化」。所以今天有机会跟大家来分享我也很高兴——我同时也是以作品输出的形式达成我的菜肴——也是结果。
好行,运来
科学的桂冠只会授予那些把点连成线的人,而不是进行随意观察的人 。
善于输出作品的行动者必然拥有强大自主心智,如【轮扁斫轮】,口授心传,不断产生,并与外界互动,自主心智逐渐壮大。
外部化产出,个人意识组块化为可检索图谱——形成以图谱为内核的有形附着物,如清单、文章等作品—链结外部世界。
品尝坏结果、探索新知、 不断行动。书山学海,一群人饥而觅寻食材,烹之输出之火,一图谱宴席,口味相趣佳朋同享,是运,好运。
拥有它,你我将开启“造物”旅程,也将在信息的星空里,连接出属于自己的美味画卷。
Change Log:
2016 年,Arvin 将在社群分享的笔记重新整理成文。
20200128,Arvin 增改标题和结构,更新此版。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3.0 Unported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