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5 月还在从事人力工作写的备忘,有在工作中分享。转做经营工作,深切体会用人时对成功者的需求更甚。)
做一件事情,大部分人会希望新招聘过来的人,来了就能用,用了就带来好效益。过于强调不用带教,反而忽略了~~试错,~~任何人都可能犯错,(部分人对犯错的忍耐度高)。
成功必定是持久的、恒定的,脱离特定情境。
企业要求招聘成功者,从著名公司猎挖对方的明星员工、骨干人员,料想如此招募到的将兵必能带来胜仗。可是打一场仗,就那么简单地由新来将领决定胜负吗?
招聘成功者,框定下来,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人才的嫁接:人才如何在新的土壤里面,找到自己的营养并成功生长,结出【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招聘进来的成功者,未来是否会在此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在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离不了所处的时空。成功并不是独立于时间与空间,也绝对不是普遍和恒定的,它是针对特定环境下具体的人的。产品、信息、人都不同,你很难判断某个在以前成功过的人,来新公司就一定成功。
我们把问题简单化,回到 【成果】两个字上。
成功必有成果
创造出成功作品的人。意味着有作品,分为成功的作品和不成功的作品。我们所认为的成功,维度很多,我们必须抓住关键的点,不要所有的点都拿进来考虑,那会增加了认知的复杂度。关键的点是哪个呢? 无非还是【时间和空间】,且在特定的点里取得成果。
空间上的成果
成果的大小,看价值? 不如先看影响范围,在部门内的影响,在公司内的影响,在行业内的影响。正面的影响称之为成功;
时间上的成果
以前、现在、未来,是不是成功? 那时的成果是,将来能不能同样出成果?
使用复制成功机制
如何考察过去成功? 里面的条件 5 W 因素或者行为事件考察;个人的作用占比;这些点倒是可行的。
而如何考察未来是不是能成功?是不容易获得,也是最难判断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
我们知道: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对环境的适应和探索。对此,詹姆斯.马奇提到两个方式,【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我们不妨先看低智学习,即复制成功。哪些人更可能复制成功呢?
理论层面——复制机制
马奇提到,复制成功的 3 种机制
第一种机制是试误( trial-and- error)。所谓试误,就是亲自摸索、不断尝试,观察结果,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回避与失败相连的行动。
第二种机制是模仿( Imitaton)。所谓模仿,就是观察其他行动者的经验,其他行动者采取什么行动获得了成功,那就采取什么行动,其他行动者采取什么行动遭受了失败,那就回避什么行动。
第三个机制是天择( selection)。所谓天择,就是繁殖与成功相连的属性(例如,规则、程序、形式),淘汰与失败相连的属性。……成功者的属性比失败者的属性更可能被复制( Alchian 1950; Winter 1964: Baum and Singh 1994
三种机制中选择?善于模仿,善于试误,成功可能性更大(当然仅仅是可能性)。这里可以算是复制成功者的一个基础“原理”,用来解答什么样的人更可能复制成功。
操作层面——成功者清单
理解上面后,我们回到更直接的操作层面上, 善于模仿和试误的人,有哪些比较容易发现的外在表现? 就这个问题,大家务必尝试建立正反清单——部门认可的成功者外在清单和不能招聘的成功者。 并在过程中,根据部门的考核细则,衡量面试中的考核因素,是不是两相一致。逐步制作一份经过实践检验的招聘成功者清单。
- 哪些是成功者外在的表现呢?
引人注目的能力
沟通影响的能力
。。等等等 。。
这个列表需要大家、用人部门去补充,必须基于本企业的阶段和实际情况。可能会出现妥协。
一旦需要过多妥协的时候,必须想想这样的人真的能拿出成果?
- 不能招聘的“成功者”
言语上的成功者,不断给自己铺陈,宣传自己的成功,实质上无落地成果
没有切实的实践,仅仅是成功项目内的一个知情人
。。等等等 。。
剩下的就是日常工作中的操作和迭代。当然这日常工作水磨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
清单的制作,偏向于经验主义,也需结合实用主义,不见得你记录了很多的成功案例,这份清单就能帮助你反映出成功者的特征、所需的条件。但是在具体的公司环境、部门环境里面,主导角色、主导任务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情景下,当时形成的试错清单,就是很好用的脚手架。(原理上,我们用的是试误的范式去打造这个清单。它的情境包含一组选项和一个学习规则,每个选项有一个结果分布,学习规则描述的是如何根据过去的结果修改未来的行动。)
小结
招聘成功者,需要我们以成果为导向,给候选人发放通行证。透过复制成功机制,我们知道善于模仿和试误的人更可能成功。在操作层面,我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用人情景,从经过测试的外在表现清单,帮助我们发现契合的候选人。